但是温庭筠是大才子,写诗作赋提笔就来,据说他考试从-->>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来不打草稿,押着官韵每叉一次手就成一韵,叉八次手就作成八韵,因此坊间都叫他“温八叉”。
温大手子考试水平极高,还喜欢在考场上帮人作弊,有一回考试时主考官知道他前科累累可以说是严防死守,但是任凭他怎么严防死守还是让温庭筠帮助了八个考生完成作弊。
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怎么作弊的,查也查不出线索,反正就是完成作弊了。
后来温庭筠在国子监当值时主持国子监的考试,有些考生想着温大手子常年作弊监考肯定不会太严,所以考试的时候特别开心,都以为能尽情作弊抄出个好成绩。
但是温大手子是个爱撕伞的监考官,他当考生的时候可以作弊,他当考官的时候谁都别想在他眼皮子底下耍小手段。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在作弊经验丰富的温监考官的注视下,没有一个考生成功作弊。
赵大郎小声嘟囔,“大唐那么多年也才出了一个温庭筠,他们哪儿来的自信觉得能瞒过那么多监考官?”
苏景殊摇摇头没有说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的法子多的很,真要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现在就算了,回头有空再接着说。
考试马上开始
,俩人看完座位后分开,各自带着考篮去找自己的座位。
文房四宝摆在桌上,然后拿出要用的答题纸整整齐齐的铺好,接下来就是等待考试开始。
小小苏端端正正的坐在位置上,只要心态摆的好,什么情况都没法让他紧张,他是第一次考试没经验,中不中都无所谓,反正他年纪小,大不了三年后再战。
三年后再战,他还是考生中年纪偏小的那一拨,这还有什么好紧张的,写就完事儿了。
当然,能和秋闱一样再次名列前茅就更好了。
等外头所有人都进来,贡院的大门落锁,书吏下发考题,考官宣布注意事项,紧张紧张又紧张的春闱考试正式开始。
苏景殊稳住心情,翻开试题大致看一遍。
前三场靠诗、赋、论,题目都不简单。
诗就不说了,从来都是放到最后头疼,这部分是众所周知的不受重视,写的不出奇也没什么,对总成绩影响不大。
就是这个赋,怎么出的那么天马行空?
——李白月夜著宫锦袍,泛舟采石,赋以“顾瞻笑傲,旁若无人”。【1】
要用“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当韵脚,还要把李白在在采石矶飘飘欲仙、醉酒捉月的风彩表现出来。
有难度,不好写。
苏小郎煞有其事的摇摇头,开动脑筋琢磨怎么破题。
题目出的天马行空没关系,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天马行空的题目给拽回来。
没有什么能难倒应试经验丰富的他,没法和出题人比天马行空那就和出题人比题海战术,他两辈子考了那么多场试,应试教育教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就算头脑空空也能写的满满当当,更何况他现在不是头脑空空之辈。
比不过天赋就比勤奋,何况他的天赋并不比其他人差。
他上辈子记性好,这辈子的记性比上辈子更好,大概是穿越带来的好处,他从小到大背书都是过目不忘,知识储备不比那些年长他几岁甚至几十岁的同场考生差。
找到破题思路就开始打腹稿,答题纸一共就那么多,无论是诗赋论,都是只规定字数下限不规定上限,为了不浪费答题纸,能不用草稿的就尽量不用,免得写到最后答题纸不够用。
春闱考试对卷面的要求很高,卷面有涂抹的话会降等,涂抹的太多甚至可能会直接黜落,最好一个错别字都不要有,如果有最好换张新纸,答题纸不够的话就只能自求多福。
考试的时间过的飞快,没有人有闲心在贡院交际,考试时间结束就匆忙休息,就算被褥单薄床板冷硬也得睡觉,不然影响到之后的考试就是得不偿失。
三天的诗赋论考完之后是策论,从庆历四年范文正公改革取士的侧重点开始,这些年朝廷取士越来越重视论策,只要这场答的出彩,其他几场有发挥的不好的也没什么。
命题作文,还是论文,正是苏景殊最擅长的部分,也是苏家一大家子都最擅长的部分。
如果像前
些年那样考试重诗赋而不重策论,只要诗赋写的好,其他写的一塌糊涂也能录用,要是诗赋写的不好,其他写的精妙绝伦也没用,他这场考试就悬了。
感谢范文正公的改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小子一定努力考试当官争取让大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小小苏双手合十,深吸一口气翻开题目,扫完之后就沉默了。
哑巴,但被神经霸总读心了 一线吃瓜[娱乐圈] 盛敏敏 掉马后全人类陪我演戏 宋慕安 喻黎 植物大战咒灵 宁少亨方灵珊 蓝心 叶东莫玲珑 叶玄林浅浅 书呆子标记了前任的哥哥 不要当男人的电子宠物 姜梨 叶安师傅 草包美人(快穿) 穿成万人迷他哥被迫装A 杨广萧皇后 风水大佬穿成豪门假少爷后 系统把我识别成了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