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没记入史书的就不知道了,估计也少不了。
当然,太医院的御医们自然没那个搞皇帝的胆量,也没有那个必要。
如果真有阴谋论,这帮御医顶多也就是一帮不得不上的枪手,真正的黑手另有其人。
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武宗南巡回京,于清浦江落水之后,杨廷和便是严密封锁京城九门,同时将朱厚照的心腹,手握团营兵权的江彬调到了通州,彻底隔绝了朱厚照见到江彬的可能。
团营:应州之战后,朱厚照趁机从文官手中夺回了部分兵权,从京军和边军中挑选出精锐组建成一支新军,直接受天子朱厚照指挥,平日里由江彬负责训练管理。
而等到朱厚照驾崩之后,杨廷和第一时间以开会的名义把江彬给诓进了宫,直接给活剐了。
并且在大明无主的四十多天中,杨廷和这位代掌皇权的内阁首辅,第一时间把朱厚照心爱的豹宫给拆了。
并将正德期间的所有政策尽数废黜,这些政策大多都是打压、限制着文官的权限,基本抹去了正德的一切正面痕迹。
大行皇帝尸骨未寒,新帝人选还没确定,就这样拆先帝的房子,废先帝的政令,盖一个大逆不道的帽子都算是轻的。
这操作,像极了做了坏事心虚的反派人物。
除此外,还有一点极为值得令人注意。
在朱厚照已经开始吐血,预感自己离死不远的时候,武宗皇帝强撑着病体,咬着牙上了一次朝。
于这一次的朝会上,朱厚照突然绕过众臣会推,直接以中旨的形式,将原兵部尚书王琼擢升为天官,也就是吏部尚书。
因为王琼是宁王之乱中,唯一没有收受宁王贿赂的重臣,因为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是唯一能够和内阁抗衡的存在,因为王琼,是杨廷和的政敌。
说明这个时候,这位正德皇帝朱厚照终于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幕后黑手是谁,他一生最为尊敬的杨先生。
‘宁王之乱。’
季伯鹰想到正德朝的最后一次藩王叛乱,眉头皱的更紧。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天下皆知,唯独武宗朱厚照被蒙在鼓里的叛乱。
甚至于,各方史料证明,当时几乎是满朝官员都知道宁王要造反,包括内阁在内,都是在帮着隐瞒。
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于无奈之间想尽办法火线提拔王守仁去做江西巡抚,这是万般无奈的办法,其实也没报多大希望,完全是属于尽人事,听天命了。
谁知道王守仁王先生是个变数,搞理论有一套,打仗更是牛杯ps。
这个江西巡抚生猛的简直不成样子,以单枪匹马拉起了一堆杂兵,仅用三十五天的时间,竟然把养精蓄锐十数年的宁王叛军给包圆活捉了。
堪称平乱史上的奇迹。
要知道,包圆活捉的难度胜于全歼十倍。
宁王被抓之后,朱厚照虽然得到了戡定的消息,但依旧按照最初安排,继续下了江南。
而在南巡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小事,朱厚照在离京前曾与他的宠妃刘良女约定,如果派人来接她,会带着定情信物,如果不带就可能是假的。
这说明,此时的朱厚照已经察觉自己身边被人安插了奸细,有人可能会假传圣旨,不然堂堂皇帝要接人,竟然要靠暗号?!
而在朱厚照第一次在快园落水之后,火速召见了王守仁。
并且在见完王守仁后,几乎没有停留的见了杨一清,并与杨一清密谈了三天三夜。
密谈结束之后,朱厚照当即放弃了原本在南京待上一阵子的计划,火速回京,身上的一路风尘未散,接着就是第二次落水。
这一切都太凑巧了,透着令人深思的诡异。
后世很多人推测,武宗皇帝召见王守仁,从王守仁手中得到了那份宁王贿赂朝臣的名单和贿赂数目,与杨一清密谈,则是很可能准备请杨一清出山,改组内阁,重塑六部。
把前后所有的事情都汇总起来,足以合成一个完整链条。
从阴谋论的角度,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当武宗火线回京之后,也就意味着武宗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斗争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这个阶段之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逼得权臣们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第二次落水之后,武宗开始大病,杨廷和严禁京城九门,同时调离江彬等一众武宗心腹,并拒绝武宗要求换医的要求,再加上武宗在大病期间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比如强撑着提拔王琼。
都能看的出来,这场权斗已经到了水深火热。
季伯鹰想定之后,长呼了一口气。
末世灾变:我的熟练度面板 全职法师之圣灵裁决 韩璃苏小玥 抄家前,皇后搬空渣夫库房去流放 偷天大运 诸天无限从四合院开始 东海玄龟 霸婿奋起 师娘师姐太宠我 怎么会有那么强的超能力 苏琪陆旭 宅男皇帝是怎样炼成的 林天杨过 刘毅陈清雪 从穿越封神开始 张枫嬴政 吃瓜贵妃的自我修养 人到中年 入火菩提 天宝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