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跟赵军这对表姐弟算是彼此有了个伴儿,赵军在家也不怎么跟村里的其他小孩玩,他性格比较安静,而村里的孩子大多都是顽皮性子。
表姐弟俩就在家里下棋,不是象棋、五子棋,而是升官图。
玩累了就一起,安安的有很多,都是平时去新华店买的。
家里的安安基本都过,没过的才会留在封市那边。
过完年,安安就跟着初心回封市了。
高一不分科,等升高二的时候,就要分文理科了。
安安的理科科目的成绩也不错,但相比起来,她更喜欢文科一点。
于是在升入高二的时候,安安就选择了文科。
对于大学,安安没有什么特别想去的,老师们建议她把师范作为目标。
可安安并不喜欢教育人,她喜欢在纸上写一些小故事。
安安是在读初中的时候开始练钢笔字,稍微练得有点儿样子之后,安安就没有再对照字帖,而是抄文学。
抄多了安安的思想就有些天马行空起来,有时候会在这些文学里参杂自己的想法。
等上了高中以后,安安练字的内容则变的随心所欲,有时候是日记,有的时候是自己编的小故事。
安安还很乐忠于把自己编的小故事分享给初心,还别说,其中有几个小故事编的还挺有趣。
初心没有制止安安的副业,只是让她要牢记主业。
高二的寒假,安安早早的就回榆树村陪伴余父和余母了。
安安的梆笛学了两个寒暑假,发现实在没什么天赋,干脆就放弃了。
随着1990年的到来,刘文英的丈夫也已经消失了近十年。
连刘文英的公公婆婆都觉得儿子可能已经死在外面,刘文英却一直告诉儿子赵军,他爸爸在外面工作挣钱,只不过因为不方便,所以才一直没有回来。
这倒不是刘文英对丈夫有多深厚的感情,单纯是为了让儿子有个念想,不至于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爸爸的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时间也开始过的特别快。
明明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但一眨眼的功夫,安安就要高考了。
安安的生日是在下半年,得过了十月才算满十八岁。
在同一批学生里,安安的年纪也不算最小。
高考前安安就已经决定好要报考哪所大学,了解到这所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线。
学校摸底考的时候,安安的分数不错,所以高考那几天,她也很放松。
反倒是初心这个当妈的,比安安还要紧张一些。
等待放成绩的时候,安安也没闲着,天天邀同学一起出去玩。
今天去动物园,明天是植物园。
不过每天回到家,安安都会打开笔记本,用钢笔记录下一天发生的事情。
七月份,录取通知寄到学校,安安拿完通知后,就准备回榆树村给爷爷奶奶报喜。
余父和余母没想到家里还能出一个大学生,老两口在到安安那封大学录取通知的时候,高兴得老泪纵横。
“老余家祖坟冒青烟,出了个大学生。”
余母又哭又笑,拉着余父商量,要给安安在村里摆十几桌酒庆祝庆祝。
榆树村跟安安同龄的孩子里,只有安安一个人考上了大学。
大部分都止步于中学,也有几个是高中毕业的。
这种学历,放在现在出去找工作也能找到,但肯定没有大学生金贵。
大队里知道这件喜事后,更是买了一个大盘炮,在办酒当天连炸了四五分钟。
老余家的位置小,摆不开那么多张桌子,于是大队里做主,干脆把酒席露天摆在打谷场上。
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我绑架了时间线 玄幻:我和女帝的九世孽缘 御兽:我能赋予词条 重生后,太子夫君人设崩了 放弃万亿家产,入伍后女神急哭了 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 只想退休的我被迫成了大将 四合院:简化技能,我薅哭众禽 诸天:从一本成语大全开始 侯门主母读我心后,把养子全养废 姜怀周婉柔 兽医:谢医生救我狗命 旁门修士,从下山收义子开始 我靠亲爸在虐文说相声[穿书] 国安第八局:我的小姨是军火女王 蛇妻美人 排挤宇智波?不和你们玩了 我是范进,中举后的大明风华 我掌握着穿越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