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就是奸诈狡猾者,一出金蝉脱壳真是玩得出神入化。
关键他们还真的没有办法!
大明皇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是说好的敏感多疑喜好猜忌薄情寡义的吗?为何突然就这般傻白甜的真把那些人给加上去了?
这完全就是在羞辱“光荣”一词!
皇太极感到郁闷的同时,也是十分的有气无力,但此时国内正在进行的针对努尔哈赤时期的社会矛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天聪新政),还是得继续。
否则别说是打明朝了,单是要继续维持统治都很有可能做不到。
就在皇太极一边打算破罐子破摔,派人冒险去行刺那大明新帝,一边又埋头苦干,继续完善和扩大八旗蒙古、八旗汉军,设立蒙古衙门管辖外藩事务,并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时,大明这边情况也发生了危机。
虽然有信王和护国夫人前去赈灾,但人力有限,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得到有效监管,像陕西有些地方走投无路的农民与边镇逃兵、被裁撤的驿卒等合流,纷纷揭竿
而起。
当这些起义者各自为战、到处犯事时,朝廷内部也对这些“流寇”吵得热火朝天。
兴乐二年四月,张太后明旨任命杨鹤为陕西三边总督,接替已故的武之望,负责处理陕西民变。
对于民变,张太后坚决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政策,并亲自以皇帝的名义昭告天下,只要那些人愿意被招安,那就既往不咎。
如同冯梦龙这样在百姓心里有点名气的才子,很多都被朝廷招募来写一些宣扬朝廷国策的话本和檄文等等。
冯梦龙虽然苦恼自己已经用上那么多的笔名,但还是被朝廷给抓出来干活这件事刚开始还是有点诚惶诚恐的,不过在为国为君挥笔写文几次后,就开始美美的放飞自我。
“秦贼蔓延,虽因无岁,总由贪官债帅不恤军民,恣行剥削,以致转徙为盗……”
“自今边方文武,俱宜遴才选补,不得听人规避,徒取备员……”
“恰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此乃被天灾逼至走投无路,方为流民,既是民,便是大明之子民,当以保护。各地官员自是以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不得伤害有意归顺之善民,亦不得放纵烧杀掳掠迫害百姓之恶民……”
有朝廷官方的准许,冯梦龙此文当即名扬天下家喻户晓,便是不识字也不懂民生的孩童,都能在街头巷尾唱上那么两句与此相关的童谣。
而杨鹤也是贯彻朝廷的这种政策,陆续招安了一批起义者,其中最大的成果是兴乐四年招安神一魁。
招安成功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如何招安,而是招安之后如何有效安置这些被招安之人,否则极其容易再次起义。
这时候因为后金那边没有什么动静,于是洪承畴就被朝廷召回去,以延绥巡抚的身份出任陕西三边总督,和陕西督抚一同“鼓励招安,速图安定”。
在洪承畴等人的努力下,还有信王和护国夫人那边的赈灾安民政策取得极大进展,于是没过多久,陕西的各路起义军便在兴乐五年冬全部被招安。
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最重要的就是接下来的安抚举措。
这就需要极大的物力财力和时间来进行,尤其是朝廷的支持就是至关重要的。
后金就有聪明人看出这个关键问题,还点出这个招安的重要人物就是张太后。
“亡大明者,只能是大明也!若是能将张太后除去,那大明皇帝尚且年幼,身为摄政王的信王又长期在外,若是将这个同时与明帝和摄政王联系起来的桥梁给斩断,那这二者之间的猜忌怀疑反目为仇就不过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认为这个计策十分精妙,毕竟一个正值盛年的摄政王,一个即将长成的小皇帝,如果没有太后张氏在其中缓和关系,怕是早就斗得头破血流。
而且朝臣也会为了是支持摄政王还是支持皇帝这件事党争不休,这自然也是会损耗明朝的国力。
更别说太后张氏还是抚
养信王和生下皇帝的人,
只要她一死,
那对信王和小皇帝都将是前所未有的的致命打击。
至于杀了小皇帝,那就是对大明朝的影响并不大,毕竟还有一个更能力非凡且-->>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捡到一颗地球 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网恋被骗八百次 山河代序 一觉醒来竹马变成首富了 我在六十年代端上铁饭碗 枕边热恋 我救的大佬有点多 摩拉克斯说他后悔了[原神] 穿越女配修仙指南 悍神上天 在高危世界扮演圣父[穿书] 从武林高手到娱乐巨星 开局盘点背诵天团[历史视频] 江湖第一隐士高人 苏意商褚 大佬归来,守护我方地球 异界末世的悠闲生活 总有人说我不太正常 软糯娇妻要轻哄,商总病娇又粘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