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军激战至黄昏时分,大风骤起,沙石扑面,卫青乘势指挥大军从左右两翼包抄,将匈奴军阵团团围住。
伊稚斜见势不妙,自料汉军兵强马壮,难以取胜,便率壮骑数百,从西北方向突围逃走,匈奴军溃散。
天色将黒,两军仍在混战,死伤相当。此时,汉军左校捕到俘虏,得知伊稚斜已逃脱,急报卫青。
卫青急派轻骑连夜追击,自率主力跟进。至天明,汉军追出两百余里,未能追上伊稚斜,沿途歼敌万余人。直至窴颜山赵信城,歼敌一万九千人,烧其积粟还师。
李广、赵食其因迷失道路,未能与卫青会师漠北。
与此同时,霍去病率校尉赵破奴、李敢等人出塞后,同右北平郡守路博德及其部下会师。
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保持着惯有的风格和做法,他只让士兵携带少量的、必要的辎重粮草,驱使俘获的匈奴人为前锋,为汉兵开路,一路勇往直前。
跨过大漠之后,赵破奴活捉了单于大臣章渠,并通过拷问他得知,伊稚斜的主力都在定襄那边,此地只有左大将一支主力,另外还有一些小王的部落。
为了验证章渠的口供,霍去病让赵安稽率部袭击了一个小王比车耆的部落,诛杀了北车耆王,证实章渠没有说谎后,方令大军直扑左大将的营地。
是役,霍去病率部大胜左大将部,缴获对方的军旗战鼓。之后,他率部翻越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抓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
此役,霍去病以一万余人的战损数量,前后一共斩获胡虏七万零四百四十三人。至此,匈奴左、右贤王两只臂膀被彻底斩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临瀚海而还。
经此一战,匈奴两路被歼九万余人,元气大伤,随后远遁漠北,漠南再无王庭,实力日渐衰落。
但是刘据知道,如果没有临阵的换兵换将,漠北之战的战果很有可能会更加辉煌。
毕竟,皇帝原计划是让霍去病去打匈奴主力的,也给他配备了最精锐的士卒。
谁料情报有误,他和卫青交换了对手,后来又发生了李广和赵食其失期之事,导致卫青这一战打得特别艰辛,因战功不能超过战损而未得益封,其部下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刘据有想过,如果皇帝没下战前那道诏命就好了。可是这件事,他完全没有发言权,因为他不知道,要怎么向皇帝解释他知道伊稚斜的去向这个问题,这根本是说不通的。
刘据想来想去,最后找了霍光商量。霍光的意思很明确,他什么都不要说。
霍光这样想的原因很简单,刘据无法自圆其说,皇帝也不可能采信他的说法,除了徒增他的疑虑,别无它用。
而且霍光还很担心,他和刘据都是不通军务的,便是按照原来的出征计划,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其他的意外。
与其如此,不如看着曾经的战局重演一遍好了。当然,李广和赵食其能不迷路是更好的。
刘据也是害怕这点,万一因为他们的插手,战事反而不顺利怎么办,所以他虽然心有不甘,最终还是听从了霍光的劝阻,保持了绝对的沉默,对此事只字不提。
自从卫青和霍去病领兵离开长安,刘据就回到了之前霍去病参加河西之战时的状态,他每日只要用空,就会跑去宣室,打听有最新的战报没有。
除此之外,他还要分出一些时间去椒房殿陪霍嬗玩。小家伙连着一段时间没有见过父亲了,想得不得了,经常一个人东张西望,像是在找什么人似的。
帝国[重生] 公主府日常 相见欢 清穿之二太子 当太子穿成大福晋 玉帝命我阻西游,一阻便是一千年 九龙戏珠 重生之逆转人生 雨过天晴 [娱乐圈重生]缺席 重生修真食为天 神受进化论 重生之荣华盛世 重生后男友以为我是妖艳贱货 (黑篮同人)靠近 重生之君临天下 重生之探花皇后 重生之写手人生 推倒太子(胤禔重生) 重生之反派逆袭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机械飞升当真不痛?血肉苦修当真无用?是什么让深空的武器堡垒静静悬浮,是什么让暴躁的怪物成群出没。为何少女失声痛哭?为何妖灵半夜叩首,血流成河?巍峨遗迹,地底火山,广袤沙漠,海面上飘着的紫色花朵。气脉极限。仙人之躯。苏北凝望着眼前的虚空巨兽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不知我顶不顶的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
他叫庄世楷,是探长!也是一哥!从70年代的探长,到80年代的署长,再到90年代的首位华人处长。有人叫他庄先生,有人叫他庄处长,最后时代周刊称他为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