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猛地起身,不慎掀翻了桌案与盆皿“此话当真”
不同于曹操的激动与震颤,崔颂缓缓站起,笃定而笑“此等大事,岂能儿戏”
“好好好”曹操连说三个好字,大步迈到崔颂的身前,抓住他的手,“子琮送上的甘霖,正解了孤的燃眉之急”
原来,董卓进京时,无论世家大族,还是寻常人家的有识之士,皆嗅到了不安的气息。许多人家连夜逃走,士族这边则做了两手准备,暗地里安排部分族人离开洛阳,只留下半数德才兼备者,与董卓打机锋。
对于士者而言,籍是传家之基,累世之财,他们宁可抛下一整车的金银古董,也不愿遗失半册典藏。
离京的士人带走族中的部分藏,而另一部分将忧虑的目光向官学与鸿都等地。
有阿房宫的教训在前,彼时资历未显、尚未离开洛阳的守宫令荀彧,联合崔颂、陈群等人说动司徒黄琬,冒着被论罪的风险开放官学、辟雍、鸿都、东观等地的典藏,以翻新之名,由学子士人誊写复本。董卓满眼权利银钱,对这些“无用的竹片”并不上心。至迁都前,成千上万册复本被诸多流亡士子带走,免于焚烧的罹难。
崔颂在闭门苦读的那几年,不仅将自家的子集、从洛阳带出来的复本,精挑细选地重新誊写了一回,还在寻医问药之余,暗中打探昔日共同誊的学子。
后来,更是带着囊游学,踏遍东部五州,历经数年,收集到珍典复本共计五百余册。
加上自己在家中誊写的先秦孤本,合计一千五百六十八册,囊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工百家。
“这一千五百六十八册,因为运输不便,颂只派人先运了三百册过来,暂且存放在距离许都三百里的郊邑。近几日这三百册陆续运至,我方才去郊邑统计了一番,便来与主公禀明此事,也好早作安排。”
曹操狂喜之余,犹不忘隐虑道“清河崔氏”
“主公放心,除了官学与汉宫复本,其余诸册皆誊自颂与家父的珍藏。颂与家父愿为主公尽绵薄之力,还请主公切莫推辞。”
曹操之所以问到整个清河崔氏,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宗族意志时常凌驾于个人意志。而籍乃传家之典,通常为宗族共有的财富,个人往往不可随意处置。这也是为什么投效曹操、心忧黎民的士子众多,可真正献上册的人寥寥无几。
不得不说,崔颂此举准确地击中了曹操的需求点。
天子迁都许县不过一年有余,作为一个新设的都城,许县仍十分稚嫩,许多地方尚处于最初步的建设阶段。
曹操刚开始奉迎天子的时候,因为没有皇宫、物资紧缺,他将天子迎到自己家中,吃喝用住皆以天子为先。足以见彼时的窘迫。
如今,历经屯田与城建,许都的粮食问题与基础设施问题得以攻克,可文化方面,成为曹操心头的一根刺。
袁本初以此攻讦,要求“改奉天子”,他尚能忍耐,一笑置之;然许都文林凋零,城中寻常人家的学子无可读,有才学的士人因此观望却步,这让曹操心若火燎,日日长叹。
和这整个义举比起来,崔颂与祢衡出城的原因,因为与膈应他的祢衡走得近而让曹操生出的那一些微妙的感觉,都在这一刻变得微不足道。
“这岂是绵薄之力,其中的恩义,操铭记于心。”
“主公莫要折煞,颂不过折花而献罢了。若非文若荀彧大义,颂纵是有心,也难得之。”
“你倒与奉孝投契,连推功的方式都如此相仿。”
突然听到这一句话,不明内情的崔颂心中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郭嘉顺势清嗓而道“那祢处士,今日是与你同去帮忙的”
“正平心忧社稷,主动提出要为主公分忧,誊写这一千五百六十八册复本。”
听到主动二字,哪怕对崔颂的风格已烂熟于心的郭嘉,亦没忍住抽了抽嘴角。
曹操便更不会信了“祢处士有心了”
“主公且宽心,祢正平已与我约法三章在抄完这一千五百六十八册复本之前,绝不在人前放言。”
意思是他已答应在抄期间不与人说一句话,也就等于不会气到曹操,气到曹操府上的花花草草文臣武将
曹操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这不是十册,而是一千多册,以祢衡那吃不得半点亏性子,这条件恐怕比让他和自己道歉还让他难受,怎么可能答应
作者有话要说我来了,,,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艾高的遗民 纯阳武神 穿成女配后我成了奶妈 王婿叶飞唐若雪 深渊注视 反派真不是我 惊!废柴大师姐打脸了全修真界 当团长成为黑衣组织boss[综] 抄家流放,我搬空王府赚翻天 我家娘子是剑神 八十年代四嫁女 带着游戏回古代 在穿书文里被迫装学渣 小神兽的万千宠爱 穿越贾母乱红楼 重生支配者 花瓶跟她的豪门前夫 大佬她每天都在变美[灵气复苏] 崽他爹每天都在装穷 穿成反派的恶毒假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