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材有限,辣椒番茄什么都没有。不过有弊必有利,凡是有的东西,一定是有机绿色纯天然的。
没有辣椒就用胡椒代替,没有淀粉就用面粉代替,没有番茄……那就没有吧!
文涌拎着葫芦瓢淘好大米倒进大铁锅里,在舀半瓢水涮上一涮倒进去,直到瓢上一粒米都不粘。
水多了还是少了?算了,差不多就行了。
白花花的大米算是精细东西,很多人家都会掺着旁些杂粮煮,甚至贫苦些的都要掺上米糠,不仅没有营养,还难嚼划拉嗓子。
文涌坚持肆里头主食吃大米,吃不好住不好,赚钱有何用?
早上溜达的时候顺手买了块豆腐,文涌扫眼厨房,打算先来个豆腐炖鱼。
选一条处理好的大小适中的鱼冲洗干净,文涌对人都脸盲,更分不清这是条什么鱼了。
掂量手里的大铁刀,比以往的那种不锈钢要厚重的多,一刀下去,尸首分离。再来一刀,又剁鱼尾。最后将中间的鱼身切成条,洒盐腌好。打个鸡蛋,倒入面粉,和鱼搅拌均匀,让每个鱼条都能裹上糊糊。
文涌提着勺子,舀半勺猪油进去。再丢几片生姜,既去腥又不容易粘锅。家中用的油都是从猪肉铺子上称好,回家切成小块自己熬,熬过的猪油渣炒菜用。
老孟、郑飞、邹笙寒、小桃子和赵相一个接着一个排在厨房门口,脑袋一个挨着一个。
老孟满脸忧虑,急道:“少爷今儿个这是怎么了?以往不这样啊!”
邹笙寒面上毫无表情,心中暗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大火待油烧热,全部化完,文涌将鱼条下锅,“滋啦”一下,油都蹦出锅外了。不一会儿,等到鱼条变成金黄色,就差不多炸酥脆了。
调汁,放鱼条。加些水,放进切成小块的豆腐,再炖个半刻钟便大功告成。
既有鱼香,又有豆香。门外一堆人都张大了鼻孔闻,这手艺,不当厨子太屈才了。
文涌一边剁鸭子一边感叹,“这以前的豆腐就是香!”猛地一拍大腿,“坏了!”忙奔到大铁锅旁边,打开锅盖,舀出半瓢米汤出来。
铁锅煮饭的时候要在过程中趁机撇除多余的水分,这样不仅煮的饭好吃,锅底的锅巴也是又香又脆。
瓢里的米汤是烧开的,可以直接喝。尤其是加了糖之后,又粘稠又香甜。
文涌把鸭块清理干净,一丁点儿血水都不能留。撒上盐再泡在米酒里,不仅能去腥还别有一股香味。在米酒里加上水,葱姜还有枸杞,直接上锅蒸,文火蒸上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