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陈世聪先一步把《另一只鞋子》看完。
相比起《等车》,《另一只鞋子》字数要少一些,只有一万两千字左右。
不过字数少,并不代表故事不好。
相反,《另一只鞋子》所表达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比《等车》的轻。
可以说,两篇文章都在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等车》写的是父女之间相依为命的温煦感情,而《另一只鞋子》则写的是孩子之间纯真的善良。
一样都是情感,一样弥足珍贵。
“要是两篇都放在下一期的《燕京文学》上,那就好了!”
陈世聪感觉有点可惜,两篇这样的短篇出自同一个作者的手,如果放在同一期表,真的就是相得映彰,令人耳目一新。
不一会儿,马景海也看完了《等车》。
他早就听陈家林说过这一篇故事的大致内容,对小说的质量也有所预期,可是等亲眼看过之后,心底还是觉得惊艳,写得真好。
他放下稿子,抬头看陈世聪,有点欲言又止。
陈世聪见状,倒是先用很诚恳的语气开口:“马同志,你能不能把《另一只鞋子》让给我?我可以答应你,这一次我欠你一个人情,将来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马景海摇摇头:“陈同志,我们是同行,应该能猜到彼此的想法,我倒是希望你把《等车》让给我,这样下一期家林就可以在我们《小说月报》一连一篇长篇和两篇短篇,我相信这样的效果绝对会很不错。”
陈世聪无奈的把《另一只鞋子》递回给马景海,又把《等车》重新塞进公文包:“那行吧,我也别废话了,嗯,我先走了,再见。”
马景海怔了一怔:“你走了?”
“嗯,回燕京。”
陈世聪一边朝门外走去,一边伸了个懒腰:“手上一堆事情要做呢,这一次过来能和家林见一面,收到一篇稿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以后再慢慢联系呗,反正日子还长着呢。”
微微一顿,他又含笑的看着马景海:“难道我还能一直盯着他吗?”
说完,陈世聪出门和张素珍寒暄几句后,很快离开。
马景海想了想,觉得陈世聪的话倒也没错。
他其实一样,在编辑部里的工作可不少,这一次特地跑到江城和陈家林见面,就是为了加深了解。
他当然不会一直待在这里盯着陈家林,只要保持良好的关系,凭着之前的香火情,将来约稿应该不成问题。
马景海看了一眼手里的稿子,觉得自己这一次也算有所收获,应该赶紧把《另一只鞋子》送回到编辑部去。
……
陈世聪出了门后,立即直奔邮局。
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终于轮到他给《燕京文学》编辑部拨出去一通电话。
这年头,长途电话只能在邮局打,而且贵得离谱。
每台电话都放在一个专属小单间,用布帘隔开。
但凡嗓门大点,那声音都能传遍五湖四海。
“喂,您好,这里《燕京文学》编辑部。”
电话那头接通后,传来的是一個女声。
陈世聪一听就听出来了,那是编辑部的老牌编辑周燕如。
“周大姐吗?”
“世聪啊,你在江城怎么样了?”
“周大姐,我见到陈家林了……”
系统女A,但龙傲天 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广都三十年 轮回乐园:我靠幸运成至高 岂曰无衣(秦穿) 我才不吃回头草 毛茸茸怪谈自救指南 淞沪:永不言败 一声 御兽从听懂鸟语开始 缘起邂逅 珠颈斑鸠筑巢指南 当丑丫头变成了绝世大美女 沙雕假千金,摆烂吃瓜成团宠 雷法大成,你告诉我在诡异世界? 始皇父子:你好甄嬛,再见甄嬛! 东京:末日狂想曲 青梅烈如酒 分手抑郁后,一首海底治愈世界 四合院:我,普通住户,厨王之王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机械飞升当真不痛?血肉苦修当真无用?是什么让深空的武器堡垒静静悬浮,是什么让暴躁的怪物成群出没。为何少女失声痛哭?为何妖灵半夜叩首,血流成河?巍峨遗迹,地底火山,广袤沙漠,海面上飘着的紫色花朵。气脉极限。仙人之躯。苏北凝望着眼前的虚空巨兽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不知我顶不顶的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
他叫庄世楷,是探长!也是一哥!从70年代的探长,到80年代的署长,再到90年代的首位华人处长。有人叫他庄先生,有人叫他庄处长,最后时代周刊称他为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