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震耳欲聋的长鸣,火车朝着阿朱所不知的方向缓缓开动。
31
连凯和阿朱登上的是北上的列车,首先到达的是石家庄,在那里逗留了三四天左右,又开始往上走到了北京。他们去了一趟故宫,连凯将知道的一切告诉阿朱,阿朱却只是听着,仿佛那只是一个与他无关的故事。阿朱的漠然让连凯感到泄气,在北京呆了不到一周,他毅然决定往南走,将阿朱带到了南京。
旅程刚刚开始的时候,阿朱或许还存在逃离的念头,但是渐渐地他也习惯了连凯的严密监视,从一开始的强烈反抗到现在的消极抵抗,他能感到自己的妥协,甚至强迫自己去接受这样的生活,尽管表面上是麻木了,内心却在想到叶枫的时候不受控制地疼痛。
到达南京的那天,天空正飘着细雨,在极端闷热的六月天气里,这雨带来了一丝清凉。
连凯的脸上扬起一抹笑容,站在酒店房间的玻璃窗前遥望这烟雨笼罩下的金陵城,声音里勾起了无限怀念:“终于回来了。”
意外的是,阿朱竟出言同他讲话:“变化大得我都认不出了。”
连凯喜色外露,说:“是啊,我都快认不出这是咱们当年的建康了。”
阿朱淡淡地说:“人都会变,何况一个都城。”他收回了驻足在窗外景色的目光,落在了对面的镜子上。
连凯的声音依旧是掩不住的喜悦:“复国后还是把都城建在这儿的好。”
阿朱听着滴答的雨声恍惚起来,不知道有没有将连凯的话听进去。
到达南京的第二天,已经整整下了一天雨的天空意外地放晴,蓝天白云,明亮得如同孩童的笑颜。
连凯的心情是格外的好,相比之下,阿朱就显得冷淡。其实他也是怀着不亚于连凯的激动心情来面对这座他生长的城市,只可惜他心里仍有心结未解,实在无法敞怀。连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极少再去提复国的计划,趁着天朗气清,带着他将金陵十三景游览了遍,几天下来,收效甚微,换不到阿朱的一个笑脸。
阿朱知道连凯的苦心,有时候心里一软,便同他讲了几句话,连凯便几乎将他的话奉成了金玉良言,夸张的让人想发笑,可惜阿朱却没有一点笑意,木木地勾着唇角。有时候想到连凯的狠,阿朱就不想让他好过,一整天不开口说一句话,也不拿正眼看他,急得连凯跪着的时间比站着的时候还多。
游完了十三景,阿朱满身心的疲倦,第二天一点儿也不想出门,躲在酒店里睡觉。早上的时候连凯不敢吵醒他,所以他到了中午起床的时候,空无一物的肚子饿得很,面前是连凯早已经准备好的菜肴,精致而丰富,阿朱眉头一紧,说:“我不想吃这些。”
连凯说:“你想吃什么?我让人去准备。”
屋里的冷气让刚醒的阿朱抖了一下身体,拉高了被子抱在胸前,说:“我想吃皮蛋瘦肉粥。”
连凯听都没听过这东西,皱着眉头出去找了酒店的服务员,对方很抱歉地告诉他,酒店里没有这种粥,不过有蟹黄粥,不知道可不可以?连凯回去问了阿朱一遍,阿朱很坚持地说不是皮蛋瘦肉粥就不行。
阿朱为难连凯,连凯就去为难服务员,服务员倒是笑容可掬:“先生,很抱歉,我们酒店真的没有提供这一类的粥。”
连凯也急了,财大气粗地说:“随便你们怎么办,总之给我弄一碗皮蛋粥来,多少钱我都不在乎。”
昨夜星辰昨夜风 晓星映月 夺将 铁剑栖凤(下) 昔年(铁剑栖凤) 君王 皇叔求放过,九皇子是女儿身 厨师的失误重生 一人之下 重欲/拔屌无情受大战群攻的狗血故事 戏君入怀 且尽眼中欢 灵玄吟 珠玉 归途(铁剑栖凤) 花近江国 铁剑栖凤(上) 情关(倚风望云) 承风骛云 难舍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机械飞升当真不痛?血肉苦修当真无用?是什么让深空的武器堡垒静静悬浮,是什么让暴躁的怪物成群出没。为何少女失声痛哭?为何妖灵半夜叩首,血流成河?巍峨遗迹,地底火山,广袤沙漠,海面上飘着的紫色花朵。气脉极限。仙人之躯。苏北凝望着眼前的虚空巨兽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不知我顶不顶的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
他叫庄世楷,是探长!也是一哥!从70年代的探长,到80年代的署长,再到90年代的首位华人处长。有人叫他庄先生,有人叫他庄处长,最后时代周刊称他为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