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东番贼情
林海听到谢四新的传信吃了一惊,想不到浙南海域已经有东番海寇在活动了。
难道是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缘故,郑芝龙比历史上更早开始了行动?
而且第一战竟然发生在浙江海域,第一个和郑芝龙交手的明朝官员竟然变成了洪承畴?这俩狗汉奸在降清之前干起来了,想想也挺有喜感。
林海连忙问那传信的谢四新家奴究竟是怎么回事,结果这人也说不大清楚。
只说是洪承畴天兵到处,那伙贼寇望风而逃,洪道尊亲自率兵追击,斩获贼首数十级,解救被俘妇女百余人。
林海也不知这人说的话有多靠谱,连忙又接着问道:“那贼寇渠首姓甚名谁?麾下有多少人船?洪道尊和他打的是陆战还是水战?如何知晓他是东番贼寇?”
结果谢四新这个家奴也说不清,只说反正是洪道尊打赢了,而且是大胜而归,这是他家主人亲口说的。
林海稍稍放下心来,此人没有胡编乱造地吹牛逼,证明浙江水师获胜这点应该是问题不大。
从他所说的斩首数和解救妇女数量来看,敌方的人数应该不是很多,不大可能是郑芝龙的主力。
给那谢四新家奴封了一两银子打发他走人之后,林海匆匆来到岑港司找郑廷球。
昨天他刚把郑廷球叫过来,让他尽快南下去接珠娘等人来舟山,顺带给许心素送节。
收到谢四新传信后,林海也顾不得再派人去叫郑廷球过来了,直接亲自到了岑港司。
万幸郑廷球还没有出发,林海于是就把谢四新带来的情报和他分享了一下,接着又道:“郑四哥这次南下需得多带点人,把汾阳号和甘夫号都带过去,还有原来博望号上那二十名炮手也要带上。”
郑廷球闻言道:“我老郑把人都带走了,万一那东番贼寇大举杀来舟山,林大人手下不是没人了么?”
林海笑道:“我料郑贼不会舍近求远,就算有小股毛贼来此,镇戍水师尽可料理得了,只怕还轮不到我一个卫所千户出手。”
出于对洪承畴以及何汝宾的信任,林海对浙江海防还是颇有信心的,至少浙江水师的巡洋会哨那是实打实地在搞,而福建那边据他了解已经是完全废弛了。
“倒是福建那边文恬武嬉,颇为可虑。”林海说着又道,“郑四哥到了厦门城后,先向许大掌柜的了解下郑贼的动向,若是果真有异动,那就暂时留在那边出一份力,珠娘母子让他们走陆路到宁波。”
();() 郑廷球拍着胸脯道:“放心罢,包在我老郑身上。”
林海笑道:“有郑四哥在,我放心的很。新募的那几百水手你都带上,若有战事,让他们见见血也好。”
郑廷球这边嘱咐好后,林海又回到中中所,先是给洪承畴准备了一份厚礼。接着又和许心兰告别,带着冯一刀、歪嘴、伦第一和武朗四人,搭乘所里的船只去往宁波。
按照明初的定制,浙江沿海每个百户所都有两条战船,如今中中所能用的战船没几条了,但用来捕黄鱼的小船却多得是。
到了宁波府城后,林海仍是先去见谢四新,给洪承畴送的礼也要通过他转交。
这种事一般都是幕僚或家奴经手,官员通常是不直接收礼的,除非你和他的关系已经亲密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去他的私宅作客。
又或者你家那口子和领导夫人混成了手帕交,这可能也是一条门路,毕竟晚明的社会风气颇为开放,妇人抛头露面的也不在少数。
到得谢四新家中,这位连何汝宾都要上赶着巴结的老夫子却不在家,直等到月上三竿才姗姗归来。
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一剑星宇 我真是来维护和平的 扶鸾 我岳父是李世民 女配的品格[快穿] 重生日常修仙 阴阳石 闺门荣婿 崽崽被康熙宠成了皇太孙 我在平行世界文抄养女儿 妙道天机 今天也在努力攻略哥哥们呢 未婚夫出家后,我竟有了三岁崽崽 我在游戏里制造龙神号 最强战神 占春光 我在修仙界当邪键仙 说好黄毛,却成了仙子的白月光 魔法塔的星空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机械飞升当真不痛?血肉苦修当真无用?是什么让深空的武器堡垒静静悬浮,是什么让暴躁的怪物成群出没。为何少女失声痛哭?为何妖灵半夜叩首,血流成河?巍峨遗迹,地底火山,广袤沙漠,海面上飘着的紫色花朵。气脉极限。仙人之躯。苏北凝望着眼前的虚空巨兽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不知我顶不顶的住。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我真不是你们以为的天才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重生回到末世前,带着异能回来的林兮愿望很简单找出父母的死因,努力提升异能,和那个不太给力的男票分手只是为啥某人,不对,某死人,也不对,某丧尸王也跟着重生了林兮炸毛泥奏凯,离我远点,你...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梦想中的大学,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再多的风雨也击不垮自己心中的小太阳,虞以晴不忘初心,用自己的真诚温暖着身边的人,最终收获了友情和爱情。各位友友,快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
他叫庄世楷,是探长!也是一哥!从70年代的探长,到80年代的署长,再到90年代的首位华人处长。有人叫他庄先生,有人叫他庄处长,最后时代周刊称他为跨越...